中国教育后勤协会
 

南昌大学|晏育松:勤勉尽责守初心,甘为后勤孺子牛

日期:2025年04月28日  来源:南昌大学  阅读:

   2024年,南昌大学评选首届"管理服务育人标兵",激励教职工勇担新时代育人使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宿舍楼、食堂后厨、施工现场……校园里常常能看到一个忙碌奔走的身影。他脚步匆匆却又带着沉稳,仿佛有使不完的精力,要将校园的每一处都装进心里。他时而停下脚步,与学生亲切攀谈;时而走向工作人员,细致了解工作进展;时而掏出纸笔,详细记录情况及问题。他,就是南昌大学首届“管理服务育人标兵”获得者——南昌大学后勤保障处处长、后勤服务集团总经理晏育松。

1.png

始于南大,心系师生不动摇

2002年,从南昌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晏育松,怀揣着一颗回报母校的赤子之心,毅然选择留在学校,全身心投入前湖新校区的建设之中。二十余年来,从基本建设处到后勤保障处,他始终勤勉工作、担当作为,秉持“以师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母校的深厚情谊。

2.png

2023年,晏育松开启了后勤服务工作新征程。“一个真正让广大师生满意的后勤,不一定能被大家明显地看到,但一定能被大家明显地感受到。”这是晏育松常挂在嘴边的话。后勤一体化管理改革序幕的拉开,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严标准、更大挑战。为了让师生感受到学校后勤工作的新面貌、新成效,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师生参与后勤服务的桥梁。成立于2015年的南昌大学学生知勤社便是当前后勤与学生面对面互动的重要团体组织之一。“后勤工作者要走近学生,才能真正知道年轻一代的学生需要什么。”为了增强后勤与师生的沟通互动,晏育松不断推进学生知勤社与多部门对接,带领学生团体深入一线,倾听心声,收集意见,将大家关心的服务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转化为推进后勤服务提质增效的具体行动。

不仅如此,后勤也将畅通监督投诉渠道作为倾听师生呼声的又一重要举措。如今,在校内食堂、教室、宿舍、电梯等公共场所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一张蓝色标识,不仅印有“打造师生满意的后勤”的服务理念字样,还清晰标注了当前后勤监督举报电话号码及南大后勤公众号二维码。小举措、大温暖,一张标识,彰显着后勤保障处(后勤服务集团)对师生声音的用心倾听,对服务品质的执着追求。以小见大,时时处处的点滴小事都体现着当前后勤管理服务体系在朝着更远的目标、更高的标准建设着、完善着。

精于奉献,勇于担当克万难

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晏育松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赤诚与担当,不退缩、不推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

2018年,晏育松刚担任学校基本建设处处长,便面临着要完成学校新校区遗留的36万平方米建筑的消防整改和验收工作。面对这项历时多年、验收标准日益严格的系统工程,他和团队采用“先易后难”的工作策略,将“保证所有建筑都具备基本消防功能”的目标放在首位,坚持将施工的成本以及对师生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与专家团队实地深入需要验收的建筑现场,以“踏破铁鞋”的韧劲,“抽丝剥茧”的钻劲,“水滴石穿”的恒劲,协调统筹政府多方部门,最终以较小的成本和同事们一起圆满完成了学校新校区遗留建筑消防整改验收工作。

3.png

“我们一直都是一心一意,没有走捷径,也没有捷径可走。我们不是单纯为了拿到验收合格证,而是必须踏踏实实地确保所有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晏育松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不仅如此,在此期间,他还积极主动带领基建团队组织调整校园规划指标,凭借着对学校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对政策法规的深入研究,历经三年多的努力与协调,成功为学校提供了近百万平方米的可建空间,为学校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走过场、务实笃行的工作作风,让晏育松带领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绩,切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成于细节,改革成效在细微

2023年,南昌大学掀起“新征程、再出发”使命愿景大讨论热潮,后勤一体化管理改革恰逢此时正式启动。“后勤改革的初心,就是按照一体化改革方案,理顺体制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成效,更好地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我们的广大师生。”晏育松说,尽管在过去的20年学校后勤服务管理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仍有改进空间,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优化提升。

在“节约校园”建设方面,他深入谋划。面对整座校园数万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水电资源浪费等压力,晏育松坚持从细微处着手,从工作人员的日常电耗、油耗,到食堂各类菜量的配比,他都带领团队对标准进行了细致优化和调整。“办公楼、教学楼晚上十点后都要熄灯,我们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关灭了电灯150万余次。”“辣椒炒肉一斤肉里放几斤辣椒,肉的肥瘦比例是多少,一个蛋要加多少西红柿,我们都有着严格标准……”晏育松一一道出的,不仅是后勤工作的细枝末节,更是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是后勤人心系师生的热忱与提升服务质量的干劲与闯劲。

4.png

在“服务理念”提升方面,他思路清晰。在由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后勤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度百所高校后勤服务软实力动态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中,南昌大学综合指数位居第17名,理念引导力指数位居第6名。成绩可贺,离不开晏育松一贯倡导的“服务育人”理念,他要求后勤广大干部职工将后勤服务与学生“劳育”“德育”“智育”相统一、相结合,不仅要做好“服务员”,更要当好“教员” 。在此理念的引导下,当前后勤实践课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特别是3月底开展的“劳动励心智,实践促成长”之美食小课堂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与支持,现场氛围浓厚,热闹非凡。

5.png

面对成绩,晏育松保持着谦逊务实的态度:“我认为这绝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这是南大几代后勤人共同奋斗的成绩,是大家共同推动后勤改革的成效,我只是在努力传承前人优秀的精神和理念,让南昌大学后勤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在他看来,每一位后勤人的付出都是这份成绩的“铺路石”,而他要做的便是继续传承发扬前人的优秀理念和务实精神,在服务工作中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努力成为富有责任心、具有“孺子牛”精神的优秀后勤人。

谈及这次被评为学校2024年“管理服务育人标兵”,晏育松依然谦逊如初:“非常感谢学校以及广大师生对我工作的肯定,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按照我们一贯的工作作风和理念,去思考、去完善,进一步加强后勤体系的内部治理、外部管理,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干、干能干好’和谐高效的后勤干部职工队伍,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为推进南昌大学后勤一体化管理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春风拂过前湖畔,新枝嫩芽展身姿,这位南大后勤人的忙碌身影依然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如同校园里那棵高大挺拔的香樟树,蓬勃扎根于南大这片土地,用坚守续写着平凡岗位上的动人故事。


微信平台